深度 | 伊朗总统访问拉美“反美三国”:开展主动外交,“戳中美国眼睛”
2023-06-14 21:27:10 来源:百度新闻

本周,伊朗总统莱希进入美国“后院”,引发外界关注。


(资料图)

这是莱希任内首次拉美之行,先后在委内瑞拉、尼加拉瓜和古巴停留。

到访三国相距不远,共性似乎大于个性:都是左翼政府执政,都受到美国制裁打压,且都表现出不惧不屈的强硬姿态。

舆论认为,莱希此访别具意义,不仅将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务实合作,也向外界表明,伊朗的影响力不局限于中东,其在西半球同样不乏朋友。

志同道合

这是莱希自2021年上任以来的第12次出国访问,发生在伊朗与地区国家关系和解、与美国紧张局势延续的背景之下。

委内瑞拉、尼加拉瓜和古巴虽与伊朗远隔重洋,但关系并不疏远。

在本世纪初,伊朗时任总统内贾德曾大力加强与拉美左翼政府的关系,与玻利维亚、巴西、古巴、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等地区多国举行领导人会谈。

鲁哈尼政府时期,伊朗对拉美的关注略有下降。但自莱希政府上台以来,双方的关系持续升温。

除传统友谊外,到访三国与伊朗另有一层亲近感:都遭受美国的打压和制裁。

古巴自1962年起受到美国在经济、商业和金融封锁,至今仍未解除。当地民众物资匮乏,生活艰难。

委内瑞拉自2015年起遭受西方逾900项制裁,其中60%来自美国,财政损失逾2000亿美元,石油产业首当其冲,经济陷入严重困难。

尼加拉瓜自去年初因所谓“侵犯人权”遭到美国制裁,去年10月又因与俄罗斯走近,成为美国追加制裁的目标。

去年6月,美国在洛杉矶主办美洲峰会时,将三国拒之门外,恰好就是委内瑞拉、古巴和尼加拉瓜。

正因如此,莱希受邀首访拉美,三站选择耐人寻味。

“在世界向多极时代过渡的时期,上述三国在反对美国霸权、反对单边主义、追求独立自主的政府名单中格外突出。”有外媒如是评论。

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发展与治理中心主任唐志超认为,伊朗总统访问上述三国,主要有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考量。

政治上,如伊朗所言,三国都是志同道合的国家,是伊朗应对美国制裁、打破美西方孤立的重要伙伴。同时,它们又都在美国“后院”,伊朗一直积极推进与该地区国家的关系,以此作为对美外交斗争的一部分。此外,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,追求多极化世界秩序,也可以说是内贾德政府时期外交政策的一种延续。

经济上,务实合作也是伊朗与三国发展双边关系的重要支柱,特别是在各国都遭到美国制裁、国内发展面临不同程度困难的情况下。

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伟建认为,与经济需求比,伊朗此访更多还是政治意义上的考量。

莱希上台初期发表外交政策讲话时就提出目标,先与周边国家搞好关系,再扩大“朋友圈”,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。如今,伊朗与周边国家关系缓和,展开主动外交,将“朋友圈”向美国“后院”拓展。此举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,表明伊朗正进一步突破美国制裁,战略环境进一步改善。一直以来,拉美三国与伊朗“同病相怜”,在困难时期相互给予支持。接下来,双方将开展更多具体合作。

张开双臂

从拉美三国的角度看,这是伊朗总统时隔多年的罕见访问。

尼加拉瓜上次接待伊朗总统是在2007年,古巴和委内瑞拉则是2016年9月。

换言之,自2017年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以来,美国“后院”鲜有伊朗总统的足迹。

如今,莱希高调来访,身后还跟着一支规模庞大的高级代表团,包括外交部长、国防部长、石油部长、卫生部长、其他高级官员以及经济界、科技界人士。

舆论认为,拉美三国张开双臂迎接伊朗总统。尽管三国各有聚焦,但深化经济、特别是能源等领域合作,可以说是共同心愿。双方会签署多项双边协议,以增加绕过美国制裁的贸易与合作。

先看委内瑞拉,其与伊朗关系悠久,合作紧密,也被视为莱希此访最重头一站。

两国的友好交往始于1960年,同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成员国。

21世纪初,在内贾德和查韦斯执政期间,两国高层往来密切。内贾德曾四次访委,查尔斯称其为“反帝战士”。委国际开发银行等机构允许伊朗人在当地投资,为伊朗进军南美国家的银行体系打下基础。

近年来,两国合作加深、相互支持。2020年,委内瑞拉出现汽油短缺、伊朗派出多艘油轮驰援。去年,委总统马杜罗访伊期间,双方签署为期20年的合作协议,覆盖能源、农业、教育、卫生、科技、采矿等多个领域。

借这次莱希回访,两国12日签署25项新的双边合作协议,涉及石油、天然气、化工和矿业等领域。莱希希望,下一阶段,双边贸易额能从30亿美元提高到200亿美元。

再看第二站尼加拉瓜,其与伊朗的关系在2000年代前期显著提升。

2007年1月,时任总统内贾德访尼,提及“两国拥有共同利益、共同目标和共同敌人”。尼加拉瓜领导人则称伊朗为“兄弟”。不久后,伊朗和委内瑞拉承诺向尼加拉瓜投资3.5亿美元,用于建设该国深水海港以及高速公路、铁路和管道。

自去年以来,两国政府高级代表团互访频繁,签署涉及农业、石油、技术转让等领域的一系列协议。此访期间,双方将签署合作文件,以加强贸易联系。

古巴是此访收官一站。伊古关系可追溯到1979年,当时,卡斯特罗政府对伊朗伊斯兰革命予以支持。自那以来,两国关系一直稳定发展。

哈塔米政府时期,伊朗每年向古巴提供2000万欧元的信贷额度,到内贾德时期又增加到2亿欧元。

就在上月,古巴代表团访问伊朗,两国签署农业、银行业、生物技术、医疗保健、体育和贸易等领域的13项协议。伊朗官员称,两国在扩展关系方面“潜力无限”。

分析人士认为,近年来,拉美政治风向再次“左转”,当地民众对美国的幻灭感加剧、反自由主义倾向抬头。这股“新粉红浪潮”也为伊朗将“朋友圈”扩大到传统盟友之外提供充分机会。

选择无视

莱希在美国“后院”行走,也在华盛顿激起层层涟漪。

美国政界人士警告,德黑兰正不断扩大在西半球的影响力。

也有美国学者嘲讽,伊朗在“戳美国的眼睛”。它用行动证明,自己可以在波斯湾保持大量军事存在,也可以来美国“后院”玩耍。

不过,与小布什政府和特朗普政府比,拜登政府对伊朗的动向似乎不太关心,也不热衷于一些共和党人的炒作。

有美媒称,拜登政府对莱希此访最好的应对是选择无视。因为伊朗可向拉美投入的资源毕竟有限。

“总的来说,伊朗对拉美地区的影响力仍是有限的,对美国构不成实质性威胁。美国对双方发展关系不会特别重视,但也不是不重视。”唐志超指出。

一来,在美国看来,伊朗和委内瑞拉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合作,已对美国的制裁构成一定挑战。因此,美国经常派军舰拦截两国油轮。

二来,眼下,拉美国家的左翼政府比较多,美国不希望在“后院”出现以伊朗为首、较为广泛的反美同盟。

“美国有意低调应对,本身反映出它的无奈。”李伟建从美国态度的变化进行观察。

过去几年,它对伊朗全力封锁制裁。国际社会碍于美国压力,也对与伊朗接触有所顾忌。伊朗处境艰难。

但现在,美国另有他顾,力不从心,制裁效率下降,对伊朗威胁的炒作声调降低。伊朗有所松绑,其他国家也开始与伊朗开展正常合作。这证明美国总体影响力、控制力在下降,也反映出一种发展趋势,即美国单极霸权秩序正在式微,依靠武力威胁的单边主义行为日益失效。

展望未来,分析人士提到地区局势的几个关注点。

“伊核协议各方是否有可能达成一份以小范围、有限的形式重返的临时协议?地区国家谋求战略自主的发展态势如何?美国在应对中东一系列变化方面(比如地区国家日益远离、中俄影响力扩大),如何进行新一轮布局,以确保其影响力?”唐志超指出。

李伟建认为,拜登政府重新推动伊核问题的解决可能性比较小,因为其精力和资源有限,最大的可能是适当改变立场,让伊核问题搁置。

“但伊核问题也不可能无限期搁置,最后还是会有个结果。”李伟建说,因为美国要想在中东恢复影响力,伊核问题、巴以问题都是其重要抓手。拜登上台之初就提出重返协议,只是受到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,无力推进这个问题。

(编辑邮箱:ylq@jfdaily.com)

栏目主编:杨立群

文字编辑:杨立群

本文作者:安峥

题图来源:IC photo

图片编辑:邵竞

标签:
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上一篇: 融创中国:法院已颁令撤销清盘呈请

相关新闻

保险时讯